国家概况

【国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TheIslamicRepublicofPakistan)。

【面积】796095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人口】2.4亿。巴基斯坦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普什图族占11%,俾路支族占4%。乌尔都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乌尔都语和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首都】伊斯兰堡(Islamabad),人口230万(2023年)。地处内陆,海拔503—61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和雨季界限分明,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最高气温47℃,最低气温0℃。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现任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2024年3月10日就任。总理夏巴兹·谢里夫,2024年3月4日就任。

【重要节日】国庆日:3月23日;独立日:8月14日。

【简况】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980公里。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

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通过了关于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仍为英联邦成员国,1972年退出,1989年重新加入。1971年3月,东巴基斯坦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同年12月孟正式独立。

【宪法】巴基斯坦建国后于1956年、1962年和1973年颁布三部宪法。1977年,齐亚·哈克实行军法管制,部分暂停实施宪法。1985年通过了宪法第8修正案,授予总统解散国民议会和联邦内阁、任免军队首脑和法官的权力。1991年7月通过的宪法第12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有权设立特别法庭和上诉法庭,以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1997年4月,谢里夫政府在议会通过宪法第13修正案,取消总统解散国民议会和联邦内阁的权力,并将解散省议会和省内阁、任免省督、三军参谋长和参联会主席以及最高法院法官的权力归还总理行使。随后,巴基斯坦议会通过旨在严禁议员叛党的宪法第14修正案“反跳槽法”。

1999年穆沙拉夫执政后颁布临时宪法1号令,宣布暂停实施宪法。2002年8月,穆颁布“法律框架令”(LFO),宣布恢复1973年宪法和哈克时代宪法第8修正案,规定总统有权解散国民议会、任命参联会主席和三军参谋长。2003年12月29日,巴基斯坦议会通过宪法第17修正案,规定总统经最高法院批准后有权解散议会,与总理协商后有权任免三军领导人。

2010年4月8日和15日,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宪法第18修正案,将总统部分权力移交给总理,并在涉及中央与地方分权等重大敏感问题上作出调整。2010年12月22日,巴基斯坦议会通过宪法第19修正案,赋予总理任命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法官一定的决定权,并由总统对决定结果进行最终认可。2012年2月20日,巴基斯坦议会通过宪法第20修正案,取消了由总统任命看守政府总理的权力,改由总理和反对党领导人协商确定。修正案还包括延长选举委员会任期等内容。

2015年1月,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宪法第21修正案,建立为期两年的军事法庭,以快速审理恐怖主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2016年6月,第22修正案通过,对选举委员会成员任职资格进行了调整。2017年1月,第23修正案通过,恢复第21修正案建立的军事法庭并延期两年。

【议会】联邦立法机构。1947年建国后长期为一院制,1973年宪法颁布后实行两院制,由国民议会(下院)和参议院(上院)组成。国民议会经普选产生,参议院按每省议席均等的原则,由省议会和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国民议会共有336个议席,其中266席为普选议席。60席为妇女保留席位,10席为非穆斯林保留席位,由各政党按普选得票比例分配。国民议会设议长和副议长各1人,议员任期5年。2024年3月1日,萨尔达尔·阿亚兹·萨迪克就任国民议会议长。参议院设104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参议院设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任期3年。由于2018年5月巴政府将联邦直辖部落区(FATA)并入开伯尔—普什图赫瓦省,该区8个议席将在后续选举中取消,参议院总议席数降为96席。2024年4月9日,尤素福·拉扎·吉拉尼就任参议院主席。

【政府】2024年3月11日,巴基斯坦新一届内阁成员宣誓就职。巴基斯坦内阁现有联邦部长18人,国务部长2人,总理特别助理3人。

【行政区划】全国共有旁遮普、开伯尔—普什图赫瓦、俾路支、信德4个省和伊斯兰堡联邦首都直辖区。各省下设专区、县、乡、村联会。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各省和伊斯兰堡设高等法院,各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若干法官组成。现任首席大法官为卡奇·法埃兹·伊萨(QaziFaezIsa)。全国设总检察长,各省设省检察长。现任总检察长曼苏尔·乌斯曼·阿万(MansoorUsmanAwan)。

【政党】实行多党制。现有政党200个左右,派系众多。目前全国性大党主要有:

(1)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PakistanMuslimLeague-Nawaz):简称“穆盟(谢派)”。成立于1906年,当时称作全印穆斯林联盟,1947年巴基斯坦立国后改称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党章规定要在巴实现政治、社会和经济改革。现任党主席为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

(2)巴基斯坦人民党(PakistanPeople'sParty):简称“人民党”。成立于1967年12月,主要势力在信德省,主张议会民主、自由平等、经济私有化。现任党主席为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贝·布托之子比拉瓦尔·布托(BilawalBhutto)。

(3)正义运动党(PakistanTehreek-e-Insaf):1996年成立,现任党主席为高哈尔·阿里·汗(Gohar Ali Khan)。创立者、前任党主席为巴基斯坦家喻户晓的板球明星、前总理伊姆兰·汗(ImranKhan)。

(4)主要党派还有: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领袖派)[PakistanMuslimLeague(Q)]、伊斯兰促进会(Jamaat-i-Islami)、统一民族运动党(MuttahidahQaumiMovement)、人民民族党(AwamiNationalParty)等。

【重要人物】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为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丈夫,2008年至2013年任巴基斯坦第11任总统。曾任巴基斯坦联邦政府投资部长、环境部长、参议员等职务。2007年12月出任人民党共同主席。其子比拉瓦尔现为人民党主席。

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为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主席、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胞弟。1988年起三度当选旁遮普省议会议员,1990年当选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议员。长期主政旁遮普省,三度出任该省首席部长。2018年3月至2024年5月任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主席。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任巴基斯坦总理。2024年3月4日,宣誓就任巴基斯坦第24任总理。

【经济】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4%。2023—2024财年(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750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38%。

货币名称:巴基斯坦卢比。

汇率:1美元约合278卢比(2024年)。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和巴基斯坦年度经济调查报告)

【资源】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6056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6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4.8%。2023—2024财年,巴基斯坦生产原油2570万桶,天然气约330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2775万千瓦。

【工业】2023—2024财年,巴基斯坦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3.6%,工业增长率为1.21%。最大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其他还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

【农业】2023—2024财年,巴基斯坦农业增长率为6.25%,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11.03%,畜牧业产值增长3.89%,林业产值增长3.05%,渔业产值增长0.81%。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米、玉米、棉花、甘蔗等。全国可耕地面积5768万公顷,其中实际耕作面积2168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劳动力人口的37.4%。近几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财年 2019—2020 2020—2021 2021—2022 2022—2023 2023—2024
小麦 2525 2746 2620 2816 3144
大米 741 842 932 732 987
玉米 788 894 953 1099 985
甘蔗 6638 8101 8865 8798 8764
棉花(万包) 915 706 833 491 1022

(资料来源:巴基斯坦财政部年度经济报告)

【旅游业】发展较慢,旅游者多为定居在欧美的巴基斯坦人和海湾国家公民。主要旅游点有卡拉奇、拉合尔、白沙瓦、拉瓦尔品第、伊斯兰堡、奎塔、费萨拉巴德等。2003年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

【交通运输】国内客货运输以公路为主。

公路:全长50.12万公里,有各种机动车辆约3411.7万辆。巴基斯坦公路客运占客运总量的90%,公路货运占货运总量的96%。

铁路:全长7791公里。

水运:卡拉奇和卡西姆是两个主要国际港口,承担巴基斯坦国际货运量的95%。

空运: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有民航飞机32架,飞往38个国际机场和24个国内机场。航线总长30.18万公里。五个国际机场分别在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白沙瓦和木尔坦。

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10月,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运营开通,这是巴基斯坦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财政金融】2022—2023财年,巴基斯坦财政收入9.634万亿卢比,其中税收收入为7.819万亿卢比,非税收入为1.815万亿卢比。巴财政支出为14.583万亿卢比。

(资料来源:巴基斯坦财政部年度经济报告)

【对外贸易】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业化,扩大出口,缩小外贸逆差。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财年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2021—2022 2022—2023
出口额 248 225 256 325 279
进口额 557 437 543 715 527
差额 -309 -212 -287 -390 -248

(资料来源:巴基斯坦财政部年度经济报告)

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

【外国投资】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府推行广泛的结构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2022—2023财年,巴基斯坦获得外国直接投资14.56亿美元。

【人民生活】巴基斯坦政府努力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特别是就业和医疗卫生问题。全国有一些社会和宗教福利组织从事福利活动。政府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使用高科技信息设备。

【军事】巴基斯坦宪法规定,总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实行募兵制,陆军服役期限为7年,海军、空军为7至8年。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地方军组成。总兵力为67.5万人。

【教育】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巴基斯坦政府大力提高识字率,改善大中专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条件,同时决定增加教育经费,2022—2023财年,教育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1.5%。10岁(含10岁)以上识字率(巴基斯坦政府数据)为62.8%。全国共有小学16.02万所,初中4.81万所,高中3.53万所,大学228所。著名高等学府有旁遮普大学、卡拉奇大学、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和白沙瓦大学等。全国在校注册学生人数5560.3万,教职员工172.6万。

【新闻出版】英文报纸有《新闻报》《黎明报》《论坛快报》《国民报》等;乌尔都文报纸有《战斗报》《时代之声》和《东方报》等。主要报纸发行量在5万至30万份。

主要通讯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国营),巴基斯坦国际通讯社(私营)。

广播电台:巴基斯坦广播公司,有27个电台,对外用7种语言广播。

电视台:巴基斯坦电视公司,主要城市均有电视台,人口覆盖率达87.8%。

【对外关系】巴基斯坦奉行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注重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同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主张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经济外交。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切实措施,缩小南北差距。

【同中国的关系】见“中国巴基斯坦双边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冷战期间,巴美关系密切。此后,巴基斯坦因核试验和政变招致美国制裁。“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参加国际反恐战争,助美打恐,并采取措施打击国内极端主义势力。

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后,出台对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加大对巴基斯坦军事和经济投入。2009年10月,美国出台5年内向巴基斯坦提供75亿美元援助的“克里—卢格法案”。两国建立了战略对话机制。

同时,两国间存在不少分歧。巴基斯坦对美国无人机频频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打恐十分不满。2011年,受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被击毙、北约越境空袭巴基斯坦边境哨所事件等影响,巴基斯坦关闭境内北约后勤补给线,一度中断同美国高层互访。美国暂停部分对巴基斯坦军事援助。两国关系降至低点。

2012年以来,两国高层逐渐恢复接触。4月,巴基斯坦议会通过关于调整对美关系和整体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要求美国尊重巴基斯坦主权,就越境空袭事件无条件道歉,停止无人机越境打击等。7月,美方就越境空袭事件正式道歉,巴基斯坦随后重开北约后勤补给线。两国关系逐步得到改善。2013年6月,巴总理谢里夫执政后,主张改善同美国关系,同时反对美对巴进行无人机袭击。7月底,美国务卿克里访巴,双方同意重启巴美战略对话。10月,谢里夫总理访美,会见美总统奥巴马,双方同意建立持久合作伙伴关系,美方宣布恢复向巴方提供16亿美元经济和军事援助。11月,美无人机在巴境内击毙“巴基斯坦塔利班”头号人物马赫苏德,导致巴政府同“巴塔”和谈进程停滞。巴方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两国关系受到冲击。2014年3月,巴美重启战略对话。

2017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阿富汗和南亚新政策,要求巴基斯坦加大反恐力度。9月,巴总理阿巴西在联大期间会见美副总统彭斯。10月,巴外长阿西夫应邀访美,会见美国务卿蒂勒森、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当月,巴军方成功营救2012年在阿富汗境内被绑架的美籍人质,特朗普总统和蒂勒森国务卿发表声明对巴方表示感谢。12月,特朗普总统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责巴反恐不力。

2018年1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指责巴基斯坦欺骗美国,批评巴方得到美方大量援助却为阿富汗恐怖分子提供安全庇护。4日,美国务院宣布,由于巴基斯坦反恐不力,美方决定暂停对巴基斯坦安全援助。3月,巴总理阿巴西访美,会见美副总统彭斯、众议院亚太事务委员会主席泰德。9月,美国务卿蓬佩奥在赴印度出席美印“2+2”对话会途中短暂访巴。10月,巴外长库雷希赴美出席联合国大会,并同蓬佩奥国务卿会见。

2019年7月,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访问美国,此系其就任巴总理以来首次访美。12月,美国宣布恢复向巴提供“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项目”。

2021年1月29日,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就阿富汗问题、地区局势以及双边经贸合作交换意见。

2022年5月,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赴美参加“全球粮食安全行动呼吁”部长级会议并同美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

2023年12月,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访问美国。其间,穆尼尔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等美国政府和军队主要官员会晤。

【同印度的关系】巴基斯坦和印度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战争。1971年巴印断交,1976年复交。2004年,巴印启动全面对话进程,双边关系持续缓和。

2008年7月,巴印启动第五轮全面对话,并首次开通跨克什米尔控制线贸易。11月,印度孟买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印指责恐袭事件系巴境内的武装分子所为,巴印关系骤然紧张。在国际社会斡旋下,两国间紧张形势有所缓和。

2009年,印度总理辛格分别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和总理吉拉尼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不结盟首脑会议期间举行会晤。

2010年2月,巴基斯坦外秘巴希尔同印度外秘拉奥琪在新德里举行外秘级对话。4月,两国总理在南盟峰会期间会晤。7月,巴外长库雷希同印外长克里希纳在伊斯兰堡举行会谈。

2011年2月,巴印两国外交部宣布重启对话进程,包括克什米尔、反恐、水资源等8个议题。3月,应印总理辛格邀请,巴总理吉拉尼赴印观看板球世界杯印巴间的半决赛,并与辛格会晤。7月,巴外长希娜同印外长克里希纳在新德里举行会晤。11月,两国总理在第17届南盟峰会期间再度会晤。印在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中投票支持巴。

2012年4月8日,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以私人名义访问印度并会见印总理辛格,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改善。2013年初,巴印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控制线附近多次发生越境交火事件,巴印各有多名军人死伤,对双边关系改善造成一定干扰。

2013年6月,谢里夫当选巴基斯坦总理后,表示将致力于改善巴印关系。印度总理辛格派特使访巴。同时,巴印双方在克什米尔争端等问题上的立场分歧严重。

2014年5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应邀参加印度总理莫迪就职仪式,这是1947年巴印分治后巴总理首次赴印参加印总理就职仪式。8月,由于巴驻印度高专会见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泛党自由大会”领导人,印方宣布取消两国外秘级对话。10月以来,巴印在控制线附近连续发生交火,造成双方至少17人死亡。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挑起事端。

2015年3月,印度外秘苏杰生访问巴基斯坦。7月,上海合作组织乌法峰会期间,巴总理谢里夫和印总理莫迪举行会晤,两国关系出现积极势头,但并未恢复全面对话。

2015年12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拉合尔,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会晤。

2016年以来,两国关系因克什米尔争端等问题持续紧张。

2017年初,巴印相互释放善意,交换在押对方国家囚犯,两国关系有所缓和。4月,巴基斯坦法院判处印度间谍贾达夫死刑,印方对此反应强烈。年内,巴印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地区频繁交火,双方均有人员伤亡,关系持续紧张。

2018年5月,巴印双方达成一致,同意遵守2003年签订的停火协议,恢复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和平。7月,印度总理莫迪同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主席伊姆兰·汗通话,对其带领的正义运动党在大选中获胜表示祝贺。8月,莫迪总理向伊姆兰·汗总理致就职贺信,提议双方开展建设性互动。9月,印外交部确认两国外长将在纽约第73届联大期间会见。此后,印媒爆出“巴方残杀印控克区警察和巴发行克区‘自由战士’邮票”等消息,印外交部宣布取消两国外长会面。巴印关系改善势头受挫。11月,巴印启动印锡克教徒赴巴朝圣边境走廊建设,巴举行奠基仪式,伊姆兰·汗总理、多名巴军政高官与印官员共同出席仪式。

2019年2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自杀式袭击事件,造成印警员重大伤亡。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实施此次袭击,出动战机对巴境内目标发动打击。此后,巴印在控制线附近发生空中冲突并多次在地面交火,各有人员伤亡。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斡旋下,两国紧张局势在5月印大选结束后基本平复。8月5日,印通过修宪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特殊地位。巴方认为印方此举系单方面改变克区作为争议地区的属性,将改变当地人口结构,对此强烈反对。8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克什米尔问题举行非正式会议。11月,巴基斯坦举行印锡克教徒赴巴朝圣卡塔普尔通道巴方一侧开通仪式,巴总理伊姆兰·汗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出席仪式。当日,印最高法院就阿约迪亚罗摩庙—巴布里清真寺土地纠纷案作出不利于穆斯林的判决,引发巴不满。

2020年4月,印度内政部发布行政令,调整克什米尔地区永久居留政策,扩大符合印控克区永居权的人员类别。8月,巴政府发布首版政治地图,将印控克区标注为“印度非法占领”。双方相互指责对方当年违反停火协议2000余次,造双方大量人员伤亡。

2021年2月25日,巴印陆军作战部门负责人发表联合声明,同意自2月25日零时起在两国边境地区实现停火,并将通过现有热线联系和边境会议机制应对意外情况或误解。

【同阿富汗的关系】巴基斯坦同阿富汗在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种族等方面关系密切。“9·11”事件后,巴参与国际反恐战争,努力发展同阿政府的关系,积极参与阿重建。

2013年4月,巴基斯坦同阿富汗在“杜兰线”(英国殖民者人为划定的巴阿边界,阿方一直不予承认)附近发生交火,在推动阿富汗塔利班参与阿和谈问题上矛盾上升,关系再度趋冷。7月,巴总理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顾问阿齐兹访阿,修复巴阿关系,推动阿总统卡尔扎伊访巴。8月,阿总统卡尔扎伊访巴,同巴总理谢里夫举行会谈,双方就巴阿关系、阿和解进程、地区局势等交换意见。11月,谢里夫总理访阿。

2014年9月,巴总统侯赛因出席阿总统加尼就职典礼。11月,加尼总统访巴。加尼总统多次表示愿在任内推动巴阿关系改善。2015年5月,巴总理谢里夫访阿。

2015年7月,阿富汗政府同塔利班公开和谈中止后,阿方指责巴方缺乏诚意,两国关系再度紧张。12月,加尼总统赴巴出席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五次外长会,巴阿关系出现转圜。

2016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国内均发生多起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双方相互指责,两国关系又陷入低谷。

2017年10月,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巴杰瓦访问阿富汗,巴阿关系出现积极缓和势头。12月,首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在北京举行,三方达成一系列共识并发表了新闻公报。

2018年4月,巴基斯坦总理阿巴西访问阿富汗,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达成许多共识,对外释放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9月,巴外长库雷希访阿,同阿领导人举行会见会谈,双方就改善关系作出积极表态。12月,第二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在喀布尔举行。

2019年6月,阿富汗总统加尼访问巴基斯坦,同巴总理伊姆兰·汗举行一对一会谈,并会见了巴外长库雷希。9月,第三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在伊斯兰堡举行。

2020年7月,第三轮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副外长级战略对话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9月,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访巴。

2021年6月,第四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以视频方式举行。

2023年5月,第五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在伊斯兰堡举行。

2023年11月,巴基斯坦启动“非法外国人遣返计划”,驱逐包括阿富汗难民等在内的在巴无合法居留证件人员。

2024年以来,巴阿关系紧张,两国安全部队在边境多次交火。3月18日,巴基斯坦对阿富汗境内目标发动空袭,随后阿富汗塔利班部队向两国边境地区的巴军队开火,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新闻